本特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的原理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生物功能物質的分子識別部分和轉換部分,前者的作用是識別被測物質,當生物傳感器的敏感膜與被測物接觸時,敏感膜上的某種生化活性物質就會從眾多化合物中挑選適合于自己的分子并與之產生作用,使其具有選擇識別的能力;轉換部分,是由于細胞膜受體與外界發生了共價結合,通過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誘發了一系列的電化學過程,而這種變換得以把生物功能物質的分子識別轉換為電信號,形成了生物傳感器。
本特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已被詳細劃分為酶傳感器、細胞傳感器、免疫傳感器、基因傳感器等?,F在依然處于研究階段,但是該傳感器對于工業、農業、環境監測及生物醫學等領域具備意義。在生物醫學方面,一些有臨床診斷意義的基質(如血糖、乳酸、谷氨酰胺等)可借助于生物傳感器來檢測。在環境監測領域,生物傳感器在測定環境污染指標BOD(即水質受有機物污染的程度)方面可以起到作用。微生物傳感器可用于測定空氣和水中的NH3的含量和濃度,在發酵工業、整治大氣污染等方面發揮功效,還用于探測除草劑含量,應用于植物學研究和整治農藥污染。